2020年12月29日,针对运价高企、部分航线缺船少箱、有关方面对班轮公司存疑等问题,中国船东协会在上海召开“集运市场研究会”。与会企业总结了几点海运价格狂涨的原因,现在就跟着东南亚专线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疫情影响进出口箱量的严重失衡
中国防疫取得巨大成就后复工生产与欧美等国疫情失控造成的生产停滞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中国的出口贸易随着中国复工生产继续大幅上升。中国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从16%提高到20%,导致中国向世界出口大量海运集装箱,造成集装箱进出口严重失衡。
2020年上半年,疫情导致货源锐减,船舶运力过剩,集装箱船运力超过12%(无货可运)。2020年下半年,闲置集装箱船全部投入使用,但仍供不应求。需求的剧烈波动严重影响了现货运输。由于海外集疏运体系存在问题,新增运力加剧了港口拥堵问题,港口设施难以接纳更多船舶。实际有效船容没有相应增加。
2、国外港口效率低下,大量空箱无法回收
在国外和城市关闭的情况下,大量到港集装箱无法装卸,码头作业效率低下。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港口集装箱船的等待时间为5-10天,澳大利亚一些港口的等待时间高达21天,极大地影响了集装箱船的周转效率。大量空箱滞留港口,回收困难,造成我国港口集装箱短缺。目前,输入和回收容器的比例约为3:1。
3、运力充分投放,港口拥堵严重
在部分国际集装箱长航线运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下,航运公司充分释放闲置运力,应对运力不足,达到满负荷运行。全球集装箱船空置率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12%下降到2020年10月的1.5%。除少数船厂检修外,其余均已投入使用,集装箱运力和容积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然而,由于码头拥堵,港口大量的投入能力积压,影响了整个物流周转。
4、新箱产能短期难以扩容,新箱造价不断攀升
在空集装箱难以及时运输的情况下,航运公司通过向国内集装箱工厂订购新集装箱来解决问题。从2020年新集装箱运力供应来看,新集装箱供应量已超过2019年,达到260万标箱。特别是2020年下半年,新增集装箱供应量已达190万标箱,趋于与现有运力同步上线。作为疫情期间的短期需求,集装箱制造业无意扩大产能,但最大限度地扩大现有产能将使新建集装箱价格持续上涨。租赁企业提出了较高的租赁价格和8年的租赁期限。
5、集疏运体系需要进一步畅通
受天气影响,上海、宁波等国内港口正在等待,船舶无法按时作业。受疫情影响,大连等口岸暂时停止运行。由于海关检疫是周一至周五(周末休息)的报关报检工作机制,存在周四排队等候、周一积压大量申请的现象。个别港口的换班工作不变,不允许绕行菲律宾进行换班,影响船期。
6、船舶租金高昂
航运业一般采用租赁集装箱船的方式。目前,集装箱船租金的不断上涨,增加了班轮企业高昂的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