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国内海运家具等私人物品到国外的新移民来说,在出口私人物品报关时,有时会被通知海关查验。那么海运查验都查些什么?如何做才能加快清关速度?
海关查验,是指海关在收到报关单位的报关单后,依法对货物进行实际查验,以确定货物的性质、原产地、地位、种类、种类、种类、种类等的行政执法行为,进出境货物数量、价值与货物报关单填写的详细内容一致。查验是国家依法赋予海关的一种行政权力,是海关通关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海关检查可以是彻底的,也可以是随机的。检验作业分为人工检验和设备检验。海关可以根据货物情况和执法实际需要,确定具体的检验方法。人工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和开箱检查。外观检验是指对货物的包装、运输标志和外观进行检验,外观特征直观,基本属性易于判断;开箱检验是指从集装箱中取出货物后,对货物的实际情况进行检验,集装箱卡车和其他箱子,并拆除外包装。
一、海关查验都检查那些内容
1、核对品名
这里容易出错的是,产品的学名和俗名容易出错,然后英文单词就有多重含义。有时翻译的中文产品名称和实际产品名称不正确。
2、核对规格
容易出错的是,有些工厂的客户把纸箱的包装规格打出来了,而且规格有很多种。他们分别需要最大的和最小的,然后有一些不规则的产品长度规格。有两种,一种是上段,另一种是下段。
3、核对数量
是总数量,容易出错的都是少报多出,特别是退税的,这里经常出错的原因就是报关资料是提前做的,做柜装货的时候数据有变动忘记更新过来了。
4、核对重量
重量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有两个。
第一就是大宗货物毛重和净重与实际重量上下幅度超多3%-5%。
第二就是以重量计价的产品只晓得毛重但是净重是计算出来的,很多客户有了毛重通过毛重减去净重除以件数不超过1或2公斤这个公式来倒推净重,导致与实际净重不符合。
5、核对件数
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尾箱和样品和赠送的东西没有计算进去,曾经有客户出了一个柜子自己生产的货物,装柜的时候又在柜门口装了帮国外客户装了在中国买的4,5箱其他厂产品,总件数没有求和
6、核对唛头
有些产品有唛头,有些没有,有些唛头会体现一些产品,logo信息,如果有一定要体现在报关单上。
7、核对是否侵权
这个大家都懂的,名牌,仿牌,厂牌,吊牌,R标识,Logo注意区分开来。
8、核对产终地
它是货物的来源。一些工厂会在包装上披露一些产品的货源信息或广告信息,特别是在三方贸易中,特别是对俄三方贸易中的错误产地信息或目的地信息。新加坡公司从中国购买商品,然后卖给供应商不清楚的俄罗斯买家。不要在原产地信息中随意出错,不,你不能清除它。
9、核对归类
检查海关编码是否准确,很容易在多功能产品的分类中出错。例如,具有通话功能的平板电脑应归类为移动电话,而不是平板电脑。
10、核对新旧
旧的很多东西都不能出口的,容易出错的就是平板柜开顶柜的机器露天淋雨容易让人误判是旧的,还有就是搬家移民柜子很多东西都是旧的。
11、核对价格
海关进出口的每一款货物对应的编码在海关系统内都有一个价格区间,这个区间一般有两个,一个是当地出口口岸的价格区间,一个是全国范围内的限价区间,特别是进口的时候对价格的审核特别严格,出口的时候相对还好点。需要这方面价格区间的人可以找我要,我手头上有电子档的。
12、取样送检
这种比较少见,一般都是通过肉眼无法判断的需要化验的化工品啊等产品。
13、检查车体
中港运输的时候检查托运集装箱的货柜车。
14、检查箱体
检查集装箱,基本上没有仔细检查,也查不出什么问题,一般就是特种柜的时候仔细检查下。
15、是否夹藏
就是是否夹带一些工厂没有生产的或漏报的东西。
二、如何做才能加快清关速度?
1.产品品名:尽量保持低调。不要特别注意海关容易使用的名称。例如,蜂蜜陷阱,泡泡浴和泡沫炸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知道客户的英文名字。有时,没有问题的产品可能会因为客户使用不恰当的产品名称而引起海关检查和纠纷。
2.产品材质:有一些产品,实际上没有问题,但是描述的某部分材质是属于反倾销的,比如铝制品等
3.产品货值:不要过低申报,一般是按实际价的65%申报
4.海关编码:必须准确(这也是填写货物名称的原因)。由于税率过高,客户无法将低税率的海关代码更改为清关。
5.客户进口商资质审核:要在船开前,咨询清关代理,客户的进口商是否真实有效。
6.箱唛:对于那些已经知道要查验的货物,要贴好箱唛以备查验官员尽快找出货物查验,减少查验时间。
7.资料齐全:出货前,必须把所有的需要的证书,资料,箱唛等等按照要求提供齐全。
8、包装材质:一些国家队项目的包装材料很受关注,比如澳大利亚,他们对木制品的检验非常严格,但只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即使检验也不怕!
(1)木包装做到没有有树皮、虫蛀、发霉(发绿、有霉斑点等)、水湿等情况发生。
(2)木包装、木制品做好符合当地海关的熏蒸要求,不要贪便宜做到不合格的熏蒸证,必须出具官方熏蒸证书。